防曬及曬後護理 - 天然物理性防曬霜適合幼兒使用
越來越多人重視防曬,了解到紫外線的危害,防曬慢慢成為許多人日常護理的必不可少的部分。我們嚴選防曬產品助你抵禦日常生活中因暴曬而造成的肌膚傷害,同時以可以預防肌膚提早老化的跡象。
曬後護理同樣重要,太陽曬傷會讓皮膚變得乾燥、紅腫、刺痛甚至嚴重到脫皮,因此,適當的曬後護理可以幫助舒緩皮膚不適,促進皮膚的修復和再生。烈日當空下,即使塗了防曬仍有機會曬傷,NATROshop為你嚴選曬後護理產品,助你輕鬆修復曬後脆弱肌膚。
5.0 / 5.0
1 審查Read more
SPF(Sun Protection Factor)即指防曬產品保護皮膚不被曬紅曬傷的能力,也即是對UVB的防護指數。其值代表著產品所提供的UVB保護倍數。例如,SPF 30的防曬產品可以讓皮膚承受的UVB紫外線輻射量是未使用防曬產品的30倍。SPF值越高,意味著防禦UVB的效果越好,在日本最大可標註的數值為50+。
一般來說,SPF值越高,提供的UVB保護就越強,但也意味著防曬產品可能更加油膩,不易吸收。有不少人誤解認為,SPF的數值越大,意味著產品的防曬效果持續時間越長,可以不用補擦。但其實日常生活中,防曬霜很容易因為出汗、遇水、衣物摩擦而脫落,日光強度的大小也會令防曬效果的持續時間發生變化。因此,即便是SPF數值高的防曬產品,也並非一勞永逸,每隔2~3小時就應補擦。而SPF數值的高低,更建議作為使用場景的參考。比如去往海灘、戶外野營等陽光強烈的地方,盡可能選擇SPF數值高的防曬產品,而如果是在室內或僅是短暫外出,則可選擇SPF數值低一些的產品。我們建議使用SPF 30或以上的防曬產品,並注意在室內和室外環境下重新塗抹防曬產品以維持保護效果。
市面大部分的產品都會添加化學成分例如酒精等等來增加效果。因此,極大可能會對皮膚造成刺激,引起皮膚敏感甚至過敏反應。另外,也有可能是產品使用方法不當或選擇了不適合自己皮膚的產品而導致的皮膚敏感。
若是敏感肌膚的話,我們建議選擇專為敏感肌膚設計的防曬產品或使用實體防曬產品。避免使用含有酒精、香料等刺激成分的產品,並注意產品中是否含有自己對某些成分過敏的物質。使用防曬產品前可以先進行局部測試,將產品塗抹在手腕等部位,觀察24小時是否有過敏反應。如遇過敏或不適感,應立即停止使用產品並洗淨相關部位。
而正常皮膚的人,使用防曬產品前可以先進行局部測試,觀察24小時是否產生過敏反應,如果沒有任何問題,可以使用但長期使用的話也會對皮膚有刺激,因此,我們還是建議避免使用含有酒精、香料等刺激成分的產品。盡量選用純天然的產品。
另外,使用防曬產品時應該取適當分量,不要過大或是過少,建議一個5元硬幣的大小,注意塗抹均勻,不要漏塗或重複塗抹同一部位。若要化妝的話,防曬產品應該在塗上化妝品之前使用,以避免化妝品影響防曬產品的效果。最後,建議在使用防曬產品前先諮詢皮膚科醫師或美容專家的建議,以選擇適合自己皮膚的產品。
防曬產品會影響皮膚透氣性和堵塞毛孔。
大部分防曬產品含有油脂、乳液等成分,這些成分可能會影響皮膚透氣性,甚至堵塞毛孔。特別是濃稠的防曬乳液,容易在皮膚表面形成厚重的屏障,進一步影響皮膚的呼吸和新陳代謝,容易感到黏膩或油光滿面。
為了避免防曬產品對皮膚透氣性的影響,建議選擇輕薄易吸收的防曬產品,避免使用過於油膩或濃稠的產品。另外,建議在使用防曬產品前先使用清潔產品清潔皮膚,以避免灰塵、污垢等雜質阻礙皮膚的呼吸。最後,使用防曬產品後應該用洗面乳或是清潔用品來清洗皮膚,以保持皮膚的清潔和透氣性。
其實任何季節、天氣,只是有太陽的照射,紫外線都會存在,尤其是UVA是能穿透雲層,直接照射在皮膚上,甚至在室內也會暴露在陽光下的紫外線之下,影響皮膚,因此一年四季都應該使用防曬霜保護皮膚,即使看起來沒有陽光。
此外,目前都市人長時間在電腦、手機、電視等電子設備前工作,也會受到藍光的傷害,因此在室內使用防曬產品也能保護皮膚免受藍光傷害。
防曬產品的保護效果是有限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效果逐漸減弱。因此,一般建議每兩到三小時補塗一次防曬,以確保持續有效的保護層和防護力,在出汗、游泳、擦拭毛巾等情況下要及時重新塗抹,才會達到理想效果。此外,盡量避免在中午12點至下午4點之間陽光比較猛烈,紫外線輻射最強的時候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非常容易曬黑和曬傷。
我們建議客人選用英國鱷魚油修復膏取代含類固醇成份的藥膏。
只要清潔得當是使用方法正確,頻繁使用防曬產品不會對皮膚造成負擔,但某些人對產品中的某些成分可能會有過敏的情況出現,因此使用防曬產品時應仔細觀察自己的皮膚狀況,如有不適應立即停止使用產品。
此外,某些防曬產品含有化學成分,長期使用可能對皮膚造成負擔,在購買之前,要看清楚成分錶。例如,某些研究顯示,防曬產品中的氧苯酮等化學成分可能會引起內分泌幹擾、細胞毒性等問題。因此,建議選擇含有物理性防曬成分(如氧化鋅、二氧化鈦)的防曬產品,或使用含有天然成分的防曬產品。
最後,頻繁使用防曬產品可能會增加人體對維生素D的需求量,因為皮膚需要太陽光照射才能合成維生素D。因此,建議在保護皮膚的同時,也要注意保持適當的太陽光照射以維持人體對維生素D的需求量。
目前市面上有分為物理性防曬和化學防曬這兩種方式。
物理防曬和化學防曬的主要區別在於前者可以阻擋紫外線輻射,而後者則會被吸收到皮膚中。美國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FDA)認證物理防曬的活性成分是氧化鋅和二氧化鈦,它們的粒子會停留於皮膚表層,並能反射陽光中的有害射線。物理性防曬是所有皮膚類型的理想選擇,尤其是那些敏感、濕疹或問題性皮膚,因為它的成分不會堵塞毛孔或引起皮膚不適。
除了選擇物理性防曬或化學防曬以外,不同類型的皮膚都有不同需求。暗瘡肌膚需要成分輕盈、無香無油,且不會阻塞毛孔的防曬霜,亦可選擇含有煙酰胺等成分的防曬霜,因為它具有抗炎的功效。 皮膚乾燥的人則需要增強保濕成分的防曬霜,例如含有透明質酸或神經醯胺的防曬霜,以保持皮膚水分,減少皮膚的乾燥感。
油性皮膚則需要能夠控油,而且質地柔滑的防曬霜。建議選擇質地較薄的防曬產品,如凝露或乳液等,以避免產生油膩感,減少毛孔堵塞的風險。有些防曬霜更添加了維生素C,用後變得容光煥發; 加入維生素E或各種天然萃取物以抗氧化並抗衰老。 中性皮膚基本上甚麼都可以選擇。
敏感性皮膚則建議選擇無刺激成分且溫和的防曬產品,如物理性防曬產品或適合敏感肌膚使用的防曬產品。
此外,選擇防曬產品時應選擇SPF值和PA值適合自己的產品。 SPF值越高,防曬效果越好,但不代表持續時間越長;PA值則是反映防曬產品對UVA的防護程度,PA值越高,對UVA的防護能力越強。最後,建議選擇品質有保障的防曬產品,避免使用仿冒或低品質的產品對皮膚造成損害。
曬後應使用能舒緩、修護、保濕皮膚的護膚品,首先,喝大量的水以幫助脫水的皮膚補充水分。我們可以在曬後使用鎮靜舒緩面膜,減少皮膚的疼痛和發紅現象。身體上則可使用選擇含有蘆薈、綠茶、天然成分的產品塗抹在身上,有助於減低溫和舒緩作用。我們建議使用蘆薈植物或在外購買的90%以上的蘆薈凝膠,將其塗抹在曝曬的位置。
另外,曬後身體的水分會因為高溫而流失,因此在舒緩之後也要及時塗上選擇含有透明質酸、甘油等保濕成分的產品,達到補水的效果。
曬後皮膚容易受到二次曬傷,因此建議使用含有適當SPF值的防曬霜,以保護皮膚免受陽光的傷害。
曬後皮膚很乾燥是正常的,因為曬後身體的水分會因為高溫而流失。我們可以有以下的方法來進行保濕。
1. 多喝水:曬後皮膚容易脫水,多喝水可以保持皮膚的水分。
2. 使用保濕產品:曬後因水分流失,建議使用含有保濕成分的護膚品,如含有透明質酸、甘油等成分的保濕霜或面膜等保濕產品,以保持皮膚水分。
3. 使用蘆薈膠:蘆薈膠具有保濕、舒緩、修復皮膚的功效,建議使用含有高濃度蘆薈成分的蘆薈膠,塗抹在曬傷的皮膚上,能夠幫助舒緩曬傷皮膚,同時達到的保濕。
4. 避免使用含酒精、刺激性成分的產品:曬後身體非常脆弱,酒精、刺激性成分容易使皮膚更加乾燥甚至會導致敏感,產生刺痛的感覺,因此建議避免使用含有酒精、麥芽糖醇等刺激性成分的產品,以加重不適感。
5. 避免使用熱水洗澡或泡澡:建議在曬後24小時內避免使用熱水洗澡或泡澡,因為熱水會進一步剝奪皮膚的水分,使皮膚更加乾燥。建議使用溫水清潔皮膚,然後使用保濕產品保護皮膚。
曬後皮膚變黑是正常的反應,因為紫外線會刺激皮膚中的黑色素細胞產生黑色素,進而讓皮膚變黑。但長期曬太陽會讓黑色素細胞過度活躍,產生過多的黑色素,形成雀斑、色斑等色素沉澱現象。
要讓皮膚恢復原來的顏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改善:
避免陽光直射:避免在陽光強烈的時間長時間暴曬,以防止黑色素過度活躍,產生黑色素。
使用防曬產品:使用含有適當SPF值和PA值的防曬產品,以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傷害,並減少黑色素的產生。
使用美白產品:使用含有美白成分的護膚產品,如維生素C、熊果素等,可以抑制黑色素的產生,減少色斑、雀斑等色素沉澱現象。
均勻保濕:曬後皮膚容易變乾,因此保持皮膚的水分也是讓皮膚恢復原來顏色的重要步驟。
注意飲食:食用富含維生素C、E、胡蘿蔔素等抗氧化成分的食物,如柑橘類水果、紅色和橙色蔬菜等,可以幫助皮膚恢復健康,減少色素沉澱。